音訊裁切器
精準的視覺化編輯。全部在您的瀏覽器中執行 — 檔案不會離開您的裝置。
MP3, WAV, OGG, M4A, AAC (≤ ~50MB recommended)
什麼是音訊裁切器?
音訊裁切是移除音檔開頭與結尾或切出片段的過程, 用以去除錯誤, 靜默段或不需要的部分。對於播客製作人、音樂人、配音演員、學生以及任何需要快速且精準清理音訊的人來說都很重要。
使用這個線上音訊裁切器, 所有處理都在您的瀏覽器中進行。您的檔案不會離開裝置。您可以視覺化選取範圍, 預聽該選取, 並立即匯出乾淨的 WAV 檔案。
線上裁切音訊步驟說明
- 上傳音訊: 拖放檔案 (MP3, WAV, M4A, OGG, 等) 或點擊 “Choose File”.
- 標記範圍: 拖動藍色把手來設定 Start 與 End.
- 預聽裁切: 按播放僅聽取選取部分。
- 新增片段 (選用): 使用 “Add Segment” 從同一來源保存多個片段。
- 匯出: 選擇格式設定, 匯出選取或所有片段。
- 下載: 您裁切後的音訊會立即下載—無需註冊。
常見使用情境的最佳匯出設定
- 語音與講話: 128–192 kbps, 44.1 kHz, 單聲道 (檔案小且語音清晰)。
- 音樂: 192–320 kbps, 44.1 或 48 kHz, 立體聲 (更豐富的保真度)。
- 無損編輯: 匯出 WAV 以獲得最高品質或作進一步處理。
更乾淨結果的編輯建議
- 在靜默處裁切: 選擇自然的停頓以避免切入字詞或瞬態。
- 使用短淡化: 啟用淡入/淡出以防止切割處產生爆音。
- 正規化峰值: 開啟 “Normalize” 提高整體響度而不失真。
- 保留母檔: 在壓縮為 MP3/AAC 前先匯出一份 WAV 副本。
常見問題
我可以編輯非常大的檔案嗎?
瀏覽器記憶體在壓縮檔案超過約 100MB 或未壓縮 WAV 長度超過 ~30 分鐘時可能成為限制。為獲得最佳效能, 請先分割再載入。
為什麼要先轉成 WAV?
內部會將音訊解碼為 PCM 以便編輯; 匯出時再重新編碼為所選格式。
裁切會降低音質嗎?
無損格式 (WAV) 會保持完全相同; 有損格式 (MP3/AAC/OGG) 在重新編碼時會再次套用壓縮。
正規化是什麼作用?
它會縮放音訊使最響的峰值達到安全最大值 (接近 0 dBFS), 提升感知音量。
什麼算是靜音?
當樣本低於某一閾值 (例如 -50 dBFS) 並持續一段時間時, 啟用自動修剪會將其移除。